雙目峰邊境檢查站讓G331國道上升起熾熱的“國門溫度”——?在55號界碑旁,書寫忠誠與擔當
當長白山云霧漫過2691米的白云峰時,微熹的晨光悄然爬過“中國最美公路”G331國道安圖段的路牌,照亮了安圖邊境管理大隊雙目峰邊境檢查站。
“非常感謝您的配合,前面彎路多,您多加小心,一定注意安全……”7月10日,雙目峰邊檢站警長陳小亮對一輛貨車例行查緝后,暖心叮囑道。司機師傅連連點頭,隔著窗子向他豎起大拇指,讓這位一直以來將溫暖送給過往群眾的老兵心頭一熱。
雙目峰邊境檢查站,海拔1532米,是吉林省海拔最高的邊境檢查站,距長白山北景區山門20公里,離安圖縣二道白河鎮近60公里。檢查站周圍,是廣袤的無人區,被原始森林環繞,不通班車、不通郵、不見人跡,全站幾十名移民管理警察在近乎與世隔絕的生活中守衛著祖國的55號界碑。
然而,當長白山和被譽為“中國北境公路之王”的G331國道發生疊加效應后,安圖段日均車流量在過去三年間猛然翻了四番。
“查緝要密不透風,通行要分秒必爭,服務要暖到心上。” 雙目峰邊檢站站長吳立斌站在長白山天池以東18公里的執勤卡點,盯著顯示屏里長龍般的車隊,為全體民警加油鼓勁,也下了死命令:“干!勢必要啃下這根‘硬骨頭’!”
既要提升查緝效率,又要提升服務質量,如何將“兩難”變成“雙贏”?這支平均年齡36歲的年輕“國門衛士”隊伍從數以十萬計的通行數據里“煉”出了車輛通行快速查驗法,通行效率提高百分之五十。
“關卡不該長著‘冷面孔’。”雙目峰邊檢站黨支部在反復研究中明確了這一點:執勤卡點不能只是單一查緝,更應該多為過往群眾做些實事。
改變發生在一念之間。雙目峰邊檢站執勤卡點變成了便民服務崗、旅游問詢崗、法規宣傳崗、應急處突崗……多崗合一,終極目的是將“服務”二字貫徹到底。
打那時起,一幕幕動人場景和暖心故事不斷上演:一根牽引繩拽出了一輛輛困在雪中的車輛,拽回的還有游客們繼續踏雪前行的好心情;民警手繪的旅游攻略圖上標注著哪道彎更安全、哪處景更驚艷,被驢友傳成“雪山秘籍”;漫畫版邊境條例成了“兒童讀物”,引導著“小手牽大手”,牢記“不能越界”的規則;應急藥箱里的各種藥品讓很多人在寒冷中找回溫暖,也記住了長白山下人們的淳樸、善良與熱情……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駕車行駛到G331國道安圖段時,都會感受到雙目峰邊檢站暖到心坎的服務。這里已經不僅是篩查影響治安不利因素的“過濾器”,更是過往游客歇腳的“溫暖驛站”。
風吹醒萬物,陽光沐透山河。在年平均氣溫只有零下7攝氏度的雙目峰,溫暖在悄然傳遞和流轉:民警給輪胎補氣的氣泵,換來司機塞給的暖貼;窗口主動詢問的那句“需要加點熱水嗎”,換來“延邊真是個好地方”的由衷感嘆;乘巡邏車抵達目的地的遠方游客,將自己在路上被民警“撿到”的奇遇講給其他游客聽,幸運和感動引來更多類似的故事,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G331國道安圖段的每一公里,都有雪山云海作箋,更有永不降溫的赤誠作筆,這些守衛著55號界碑的年輕民警們正用另一種方式重新定義“最美公路”,讓每道車流都載著被守護的安心,奔向更遠的遠方。
來源:延邊新聞網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葛威
圖片來源:安圖縣委宣傳部
初審:季芳旭
復審:李軍廣
終審:王春榮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