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學生雛鷹添翼公益教育社團延吉科普行:以實踐點亮邊疆青少年科學夢
2025-08-13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8月11日,山東大學學生雛鷹添翼公益教育社團實踐團隊走進延吉市少年宮,開展“智啟未來——科普教育行”主題活動。團隊通過兩節特色科普課程,為當地青少年送去前沿科學知識,以實際行動踐行“兩翼理論”,為少數民族和邊疆地區教育振興注入青春活力。
此次活動是雛鷹添翼團隊響應2025年全國科普月活動號召的具體舉措,秉持“實踐導向?原理內化”教育理念,開發“做中學?悟中知”沉浸式科普課程體系,避免單向知識傳遞,注重通過實踐體驗引導青少年自主建構科學認知。

觀看殲-15艦載戰斗機宣傳片

制作殲-15飛鯊紙飛機模型

“殲-15”飛鯊紙飛機制作暨國防科普教育課程合影
在“殲 - 15”飛鯊紙飛機制作暨國防科普教育課程中,實踐團隊以“殲 - 15”飛鯊艦載戰斗機為教學載體,采用“理論講解+模型制作”的方式,向青少年普及航空知識。孩子們在指導下完成紙飛機模型組裝與飛行實踐,學習航母起降原理等國防科技內容,深刻理解 “大國重器”背后的科技支撐,切實感受到科技創新對國防安全的重要意義。

組拼七巧板

智繪七巧板課程合影
“智繪七巧板課程”則突破傳統教具框架,構建“經典七巧板——現代智力七巧板”的進階式課程體系。通過“基礎認知——創意實踐——主題創作”三階段教學,引導青少年運用現代七巧板完成從文字符號、人物形態到工程機械的漸進式組拼訓練。學生們在教具拆解重組、圖形創新設計等環節中,同步提升了觀察力、空間認知能力、創新實踐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
山東大學學生雛鷹添翼公益教育社團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造就學生終身發展之生命主體”的宗旨,立足專業背景,自主設計開展科普教育課程,并聯合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生科協共同開展科普活動。成立10個月,累計前往十個省份開展科普活動86場次,總科普覆蓋人數超9000人次,搭建起科學知識與人文關懷之間的橋梁,為青少年群體及全校學生提供了富有教育意義且充滿樂趣的綜合性公益教育平臺。
未來,該社團將持續深耕公益科普領域,以“兩翼理論”為指引,讓科學之翼助力更多青少年成長,為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邊疆地區教育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初審:王棟
復審:季芳旭
終審:王春榮
此次活動是雛鷹添翼團隊響應2025年全國科普月活動號召的具體舉措,秉持“實踐導向?原理內化”教育理念,開發“做中學?悟中知”沉浸式科普課程體系,避免單向知識傳遞,注重通過實踐體驗引導青少年自主建構科學認知。

觀看殲-15艦載戰斗機宣傳片

制作殲-15飛鯊紙飛機模型

“殲-15”飛鯊紙飛機制作暨國防科普教育課程合影
在“殲 - 15”飛鯊紙飛機制作暨國防科普教育課程中,實踐團隊以“殲 - 15”飛鯊艦載戰斗機為教學載體,采用“理論講解+模型制作”的方式,向青少年普及航空知識。孩子們在指導下完成紙飛機模型組裝與飛行實踐,學習航母起降原理等國防科技內容,深刻理解 “大國重器”背后的科技支撐,切實感受到科技創新對國防安全的重要意義。

組拼七巧板

智繪七巧板課程合影
“智繪七巧板課程”則突破傳統教具框架,構建“經典七巧板——現代智力七巧板”的進階式課程體系。通過“基礎認知——創意實踐——主題創作”三階段教學,引導青少年運用現代七巧板完成從文字符號、人物形態到工程機械的漸進式組拼訓練。學生們在教具拆解重組、圖形創新設計等環節中,同步提升了觀察力、空間認知能力、創新實踐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
山東大學學生雛鷹添翼公益教育社團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造就學生終身發展之生命主體”的宗旨,立足專業背景,自主設計開展科普教育課程,并聯合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生科協共同開展科普活動。成立10個月,累計前往十個省份開展科普活動86場次,總科普覆蓋人數超9000人次,搭建起科學知識與人文關懷之間的橋梁,為青少年群體及全校學生提供了富有教育意義且充滿樂趣的綜合性公益教育平臺。
未來,該社團將持續深耕公益科普領域,以“兩翼理論”為指引,讓科學之翼助力更多青少年成長,為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邊疆地區教育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初審:王棟
復審:季芳旭
終審: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